太阳成-www.tyc33455cc(集团)有限公司-Official website

2025年敬善敬媄“爱的同读”中期报告: 以书为媒,让爱流动

2025年09月15日

每一本书,皆如一扇开启未知世界的窗扉;每一次共读,恰似一场心灵与心灵的深情对话。敬善敬媄“爱的同读”公益项目,由敬善敬媄慈善公益基金发起人燕敬女士发起,深圳市社会公益基金会联合深圳市社联社工服务中心统筹执行。自2025年“爱的同读”第三期项目启动以来,我们带着这样的信念,走过春夏,跨越南北,在19座城市、30个关爱中心播撒阅读的种子。

        image

一、让阅读有处可栖——10座城市,30个挂牌场地的温暖布局

“我想有个地方,能安心陪孩子读一本书。” 这是许多家长,尤其是单亲妈妈的心声。为此,“爱的同读”项目将阵地建设作为首要任务。截至2025年9月7日,我们已在19个城市完成30个挂牌场地的建设,与19家扎根当地的公益机构、社区服务中心、教育平台建立深度合作。

这并非简单的数字罗列,而是一幅精心绘制的“阅读地图”:自华北至华南,河北雄安新区、保定、承德;广东广州、惠州、东莞、清远、揭阳、佛山、珠海;广西北海;海南三亚;江苏苏州;河南驻马店;北京房山,地理的跨度,正是爱心的广度。

从社区中心到故事小屋,每一处场地皆历经精心选址与布置。在雄县兴庆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我们精心打造了“彩虹图书角”;在三亚马岭大社区,图书室依海而建,春暖花开;在苏州明妈故事屋,专业的阅读环境让孩子瞬间沉浸其中;在惠州水北新村,我们将健康之家的一楼改造成了“绘本乐园”。30个场地,30个“阅读驿站”,它们不仅是物理空间,更是情感纽带,是城市中为亲子关系点亮的一盏盏明灯。

图片

二、云端课堂里的阅读陪伴——7场直播,2万+人次观看的知识接力

线下场地虽有限,但爱的传递却无限。我们充分利用微信视频号平台,打造“爱的同读云课堂”,让专家资源、育儿智慧跨越山海,直达手机屏幕前的万千家庭。

这是一份充满诚意的“直播课表”:

在直播间里有在AI时代,早期阅读的重要性愈发凸显。《AI时代的儿童阅读》论坛深入探讨了如何利用科技赋能阅读教育,而《如何为孩子挑选适龄绘本》则提供了从0-3岁触摸书到6岁以上桥梁书的专家建议,评论区变成了“绘本推荐大会”。《让阅读“动”起来,让绘本“活”起来》的直播活动,教家长用戏剧、手工等方式延伸阅读,共享亲子同读时光。《解锁亲子阅读的科学密码》从儿童发展心理学角度解读阅读行为,而《核心素养下的儿童读写》则聚焦未来教育,视野宏大。《巧用绘本,助力财商启蒙》以新颖的角度吸引众多家长,而《“喂”书长大的孩子》则用真实案例讲述阅读的长期滋养。

每一场直播,都是一次集体的心灵按摩。我们看到,有妈妈在深夜回放直播并记录笔记;也有妈妈在直播间提问:“儿子只喜欢车车书怎么办”;还有奶奶辈的用户留言:“谢谢你们,我也学着给孙子读绘本”。知识在直播间里流动,焦虑在交流中被缓解,支持在互动中形成。

图片

 

三、223个家庭的3940次亲子同读打卡——亲子同读挑战计划的深度陪伴

单亲妈妈家庭,往往面临着时间、精力、情感支持的多重压力。为了帮助妈妈和孩子建立阅读习惯,我们特别设计了“亲子同读挑战计划”,以15天为一个周期,通过小程序打卡、社群鼓励和导师点评的方式,每月实施。这一计划参考了家庭亲子共读活动的实施计划和成功案例,旨在增强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沟通与互动,提升孩子的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最终建立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

数据背后,是223个家庭的坚持与付出,共有223人参与,累计打卡达3940次,平均每个家庭打卡超过17次,这些数字背后,是一个个亲子家庭以爱为线,通过同读为孩子和自己编织的美好未来:李妈妈(化名)是一名独自带着7岁女儿的单亲妈妈。项目初期,她坦言:“每天下班累得只想躺平,陪读书?心有余力不足。”但在社群的鼓励下,她尝试了“睡前10分钟读书计划”。第一天,女儿坐不住;第三天,女儿开始提问;第15天,女儿主动去书架上选书……“现在读书成了我们俩一天中最期待的时刻。它不像作业,没有压力,只有我们俩的笑声。”

项目组将收集的打卡内容精心汇编,有的妈妈用毛绒玩具扮演绘本角色,有的孩子画出心中的故事结局,有的家庭甚至把绘本情节编成了家庭小剧场。3940次打卡,就是3940个亲子关系的温暖瞬间。

图片

四、1500位妈妈的互助网络——自助互助培育服务的社群力量

“爱的同读”深信:妈妈好,孩子才好。因此,我们不仅关注亲子互动,更着力构建单亲妈妈的支持系统。截至9月7日,单亲妈妈服务社群已稳定运营,成员总数超1500人,近期新增300人。这个社群,不只是一个微信群,而是一个24小时在线的“暖心港湾”。每日的阅读分享帖成为妈妈们获取老师推荐绘本的重要渠道。

图片

五、57场读书会的温度传递——让绘本成为亲子情感的“催化剂”

线下读书会,是“爱的同读”项目最鲜活、最生动的部分。截至9月7日,全国共举办57场亲子读书会,其中深圳35场,其他城市22场,直接服务家庭超1100组。

深圳作为项目深耕区,活动密度高、主题丰富:从3月30日《花婆婆》启幕,到8月30日《第一次自己睡觉》,35场活动几乎周周不断。每场活动都吸引了10余组妈妈带孩子前来参加。项目引入心理咨询师与绘本阅读指导师,通过双师联动,为大家带来一场场精彩的绘本体验。

在绘本《妈妈发火了》通过生动描绘亲子间的互动,尤其是父母情绪的表达,成功地引起了读者的共鸣。老师没有一味说教,而是让家长和孩子分别扮演“发火的妈妈”和“委屈的孩子”,在角色互换中,一位妈妈哽咽道:“我才发现,我生气时样子这么可怕……孩子,对不起。”通过《南瓜汤》这个故事,孩子们不仅学会了分工合作的重要性,还深刻体会到了友谊的价值。《长大以后做什么》描绘出孩子们天马行空的职业梦想——宇航员、蛋糕师、恐龙医生——这些梦想被认真倾听与记录。活动最后,每个孩子都得到一张“梦想证书”,郑重其事地签上自己的名字。孩子们为《西兰花先生的理发店》设计发型,创意无限。面对碧海蓝天,共读《猜猜我有多爱你》,爱意仿佛能跨越山海,直抵天边。

57场活动,场场爆满,好评如潮。我们亲眼见证着:一个内向的孩子在故事会后主动举手发言,一对关系紧张的母女在共读后相拥而泣,一个认为“读书无用”的妈妈开始追问“下次活动什么时候”……绘本,就这样成了修复关系、传递情感的“魔法书”。

图片 

六、12次心理跟进的无声支撑——给最需要帮助的家庭一盏灯

针对部分面临特殊困境的单亲家庭,项目实施了深入的心理慰问与跟进服务。例如,某社区的“爱心陪伴”项目通过一对一结对的方式,为单亲家庭中的留守儿童提供心理支持和生活帮助。截至9月7日,该项目已成功完成了12次深度跟进,有效缓解了这些家庭的心理压力。她们有的面对家庭变故、有的存在亲子冲突、有儿童行为问题,也有母亲抑郁情绪等复杂情况。我们的心理咨询师和社工携手,通过上门家访、定期电话、线下约谈等方式,提供长期陪伴。

12次跟进,意味着12个家庭的故事被郑重对待。为困境单亲妈妈家庭送去一份生日的祝福、支持与关怀。

图片
图片 

七、一场揭牌仪式的郑重承诺——“敬善敬媄慈善公益基金关爱中心”落地生根

2025年,由项目发起人燕敬女士在深圳主会场联动全国多个关爱中心同步举行了 “敬善敬媄慈善公益基金关爱中心”揭牌仪式。这不仅仅是一个形式,更是一种宣言。在北海、在保定、在广州……当地妇联代表、社区书记、合作机构负责人、志愿者和家庭代表齐聚一堂。红绸轻落,铜牌泛着温润的光泽,掌声如潮水般响起。这意味着,“爱的同读”不再是“外来项目”,而是真正扎根当地、长期运营的社区一份子。

一位参加揭牌仪式的社区书记说:“这块牌子挂上,就是一份责任。我们社区一定会把这项服务做好,让更多家庭受益。”

图片
图片

八、登上舞台,做个倾听者,让孩子成为主角——“妈妈,我想讲给你听”读书分享活动全记录

7月25日,由深圳市社会公益基金会・敬善敬媄慈善公益基金资助,深圳市社联社工服务中心联合广东广播电视台FM105.7珠江之声广播频率《萌宝来了》节目、广东广播电视台官方粤听APP主办的“妈妈,我想讲给你听”亲子读书分享主题活动,以文字为纽带,在深圳市龙华区未来城市展览馆内,为数十个家庭编织起一张细密的情感网络。此次活动不仅是阅读的展示,更成为亲子情感的“回声壁”,让平日里隐匿于生活褶皱中的爱意,在故事讲述中清晰回荡。

“妈妈,我想讲给你听”读书分享主题活动,涵盖初赛、复赛、5场培训及决赛,共8场精彩环节。初赛阶段,我们共收到近百份创意作品,涵盖视频讲故事、绘画日记、亲子表演等多种形式。复赛采用线上直播形式,两场复赛共吸引数千观众热情围观。孩子们在镜头前落落大方,讲述他们与书的故事。我们特邀语言艺术老师,为晋级决赛的孩子们提供个性化指导,从发音、仪态到情感表达,进行全方位精细打磨。决赛是真正的星光璀璨舞台!孩子们牵着妈妈的手走进会场,自信满满地面对评委与观众。有的故事逗得全场大笑,有的深情讲述让妈妈潸然泪下。

这个活动的核心,是 “把话筒交给孩子”,他们用行动证明:阅读,给了他们表达的勇气和光彩,孩子们在视频中诉说着对妈妈陪伴的感恩,不经意间流露出对妈妈的爱。

image

image

九、轻量内容的持续滋养——6个小视频与79篇分享帖的日常陪伴

除了“大活动”,项目也非常重视“轻内容”的日常陪伴。我们精心制作了6个知识点小视频,主题包括“如何读绘本更有趣”“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办”等实用话题,形式活泼轻松,便于传播。

同时,我们坚持每周在公众号、社群内发布阅读分享帖,目前已累计发布79篇。这些帖子可能是一本新书推荐、一个共读技巧、一位妈妈的心得、一个书单合集。它们如潺潺溪流,持续润泽着关注项目的家庭,让阅读悄然融入日常。

image

十、31篇报道让爱被看见——项目品牌影响力的构建之路

酒香也怕巷子深。为了让项目的理念与实践影响更多人,我们积极进行品牌传播。截至9月7日,已在各类媒体平台发布31篇宣传稿件,包括深圳新闻网、珠江晚报、头条号、微信公众号矩阵等,覆盖线上线下,甚至登上地方报纸的纸质版面。

从活动预告、现场实录、案例深访到项目综述,这些报道不仅记录了项目的足迹,更传播了亲子共读的理念,吸引了更多社会力量关注单亲家庭群体。

一篇篇报道,串联起一颗颗炽热的心。有读者因为一篇报道找到我们,成为志愿者;有企业因为看到社会影响力,希望提供赞助;有远方的妈妈留言:“虽然我参加不了活动,但你们的文章给了我力量。”

图片

在568天的时间里,我们走进了19座城市,深入了30个社区角落,举办了57场读书会和7场直播活动,吸引了223个家庭的参与,累计打卡3940次。我们在云端陪伴了1500余位妈妈,在线下进行了12次深度陪伴,组织1场大型主题分享活动,并发布了31篇报道。当我们把这些数字串联起来,看到的已不是冷冰冰的数字,而是一幅幅关于爱、陪伴与成长的生动画卷。

敬善敬媄“爱的同读”项目告诉我们:阅读是载体,关系才是核心。我们做的每一件事,都在加固亲子、家庭与人际间的情感纽带。每一份微小的坚持,都蕴含着意义。无论是妈妈每日十分钟的共读,还是志愿者每次活动的倾情付出,都汇聚成改变的磅礴力量。支持一位母亲,就是守护一个完整的家。当我们为单亲妈妈赋能,提供知识、技能与社群支持,整个家庭系统的韧性将愈发坚韧。

2025年仅剩最后四个月,“爱的同读”的脚步不会停歇。我们将继续深耕现有城市,开拓新的站点,优化服务内容,陪伴更多家庭走过有书、有爱、有温度的时光。


最后,想对每一位读到这里的你说:也许你正陪伴在孩子身边,也许你在远方向我们致意。感谢你,愿意花时间聆听这段关于“爱的同读”的故事。愿每一本书,都能为你开启一扇世界之窗;愿每一次共读,都能让你听见爱的回响。


返回顶部

电话

0755-26559686
7*24小时服务热线

微信

二维码扫一扫添加微信
TOP
Baidu
sogou